中小企業要想實現網上贏利,核心是借平臺的勢開展網絡營銷。但是很多中小企業的老板搞不清網絡營銷是怎么回事,學了很多時髦詞匯,比如,電子商務、大數據……感覺很奇妙,卻沒有搞清這些詞背后的本質。做任何事情,抓住了本質,效果一般會比較理想。網絡營銷主要是借助互聯網的高流量平臺推廣產品和服務。高流量平臺不僅包括百度的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庫,還包括新浪微博、QQ群、微信等高人氣的軟件平臺。來自深圳網站建設公司小編分享:
通俗地講,網絡營銷就是運用互聯網平臺,借助網絡工具和技術,運用傳統營銷的原則來銷售產品和服務,即:網絡營銷=網絡平臺+網絡技術手段+傳統營銷的原則。
目前,傳統企業做網絡營銷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平臺模式,一種是買賣模式。首先我們來看平臺模式,比如在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網上商城開店鋪,就像在線下的商場一樣, 比如北京的王府井百貨、大悅城、漢光百貨。天貓、京東等大平臺的贏利模式是收服務費。當平臺成熟的時候也是平臺追求回報的時候,這種平臺模式并不是適合所有企業的,只有實力比較雄厚的企業才有可能去打造這樣的平臺。
當大平臺成熟的時候,在平臺上開店的商家賺錢是很困難的。我通常把這種方式比作養干兒子,就是在你沒有實力的時候,可以借用別人的平臺銷售自己的產品,但這不是長久之計。我接觸的企業中,有幾家半年在天貓上虧了幾十萬元。通過與他們交談,我了解到,推廣費用(不包括天貓的扣點)可能占全部銷售的1/3以上,這樣貨品才能達到一定的銷量。我們來算一筆賬,如果一個月銷售10萬元,用來吸引流量(包括刷單,淘寶網的各項推廣如直通車、鉆展等)至少要花掉3.5萬元,剔除天貓的扣點5Yo,維護人員的費用20%,再加上存貨、損耗等,如果貨品的成本超過售價的25Yo,在天貓開店的商家是很難贏利的。
另一種方式是買賣模式,也就是自建網站,通過產品的買賣實現收益,這種模式前期比較辛苦,但是網站一旦推出去,后期比較容易做,我們可以把這種方式比作養親兒子,雖然孩子學習、成長的花費很高,比較辛苦,但畢竟是自己的孩子,一般這種企業后期收益會非常豐厚.比如,小米公司就是采用自建網站的模式。
傳統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網絡營銷模式。
正如電子商務的本質是商務,網絡營銷的本質則是營銷。只有抓住了這個本質,再開展網絡營銷,才能目標明確,那么實現網上贏利就是時間問題了。
網絡營銷,一定要搞清楚用戶 買你的產品買的是什么。比如,一位女士花好幾萬元錢買了一個路易威登(以下簡稱LV)的包,但 LV的包成本可能跟幾百元錢的包成本是一樣的。為什么她買包要買LV的,而不買幾百元錢的?因為買LV的包,買的是身份,買的是尊貴,買的是這個“標簽”,而不僅僅是包本身。再比如,去星巴克喝咖啡,難道真的是為了喝一杯咖啡嗎?去超市買包咖啡豆才花幾元錢、十幾元錢而已,而去星巴克喝一杯咖啡,要花幾十元甚至上百元。在星巴克,顧客買的是星巴克營造的那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而不僅僅是喝咖啡。星巴克賣的是什么?它賣的是空間,是氛圍,是價值。因此,你必須搞清楚,顧客買你的產品到底想要得到什么。
很多企業因為搞不清顧客買的是什么,導致企業越做越小。現在,人們幾乎都用智能手機。智能手機有兩個比較大的品牌:一個是蘋果,一個是三星。為什么這兩個品牌的手機賣得那么好?就是因為這兩家公司清楚顧客買智能手機買的是什么。
曾經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手機品牌——諾基亞。現在,“諾基亞”手機沒落了。因為諾基亞公司沒有搞清新時期顧客買手機的核心訴求是什么。現在,顧客買手機僅僅是為了打電話嗎?因為諾基亞公司只是把手機的打電話功能做到了極致,而沒有太多開發其他功能,所以手機市場份額越做越小,直到被微軟公司收購。
蘋果公司對智能手機的理解就顛覆了手機的概念,它賣的不僅是手機,更是一部掌上移動電腦。智能手機的功能非常強大,可以接打電話、網上購物、玩游戲、聊天……功能一應俱全。也正是因為蘋果公司對顧客的需求把握到位,清楚自己賣的是什么,所以,蘋果公司的手機一經上市,顧客紛紛購買。
這就要了解我們賣產品賣的是什么。再比如,優樂美賣的是奶茶嗎?不是,優樂美賣的是浪漫。很多人開寶馬、坐奔馳、買沃爾沃,訴求點也是不一樣的。開寶馬,找的是開車的那種感覺;坐奔馳,是因為奔馳能體現身份和社會地位;買沃爾沃,是因為沃爾沃讓人感到安全。網絡營銷也是一樣,產品的賣點塑造非常關鍵。
開展網絡營銷,一定要抓住顧客購買你的產品的核心訴求,然后做對事。比如我們東勝資訊開發的課程“微時代總裁贏利特訓營”,賣的就不是知識,而是如何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這個課程從開始到現在已經開設了30期,市場反饋非常好,因為我們確實一直在通過這個課程幫助顧客解決實際問題,而且顧客很滿意我們的課程。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互聯網是中小企業的贏利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