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做任何事情,抓住了時機,成功的概率就會比較高。現在互聯網營銷做得比較好、線下做得也比較好的企業老板,都是在正確的時問做了正確的事情。
任何事情都是該不該做比怎么做更重要。比如,在互聯網時代,該不該借勢網絡,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之后,才會涉及怎么借勢網絡。當然,在互聯網時代, 一家企業要想贏利,首先應該考慮網絡營銷該不該做,這個考慮明白了,接下來才涉及網絡營銷怎么做。來自深圳網站建設的小編分享:
消費者的需求是不斷變化著的,傳統式的營銷手段已經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而逐漸同質化的產品也已經脫離了消費者的需求。要改變這種狀態,衣柜企業必須要向現代化營銷轉變。眾所周知,當前互聯網對人們的生活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在這個時代,若不懂互聯網,那么相當于與市場脫節,其產品自然也不能被市場所消化。因此,學會利用互聯網做好品牌推廣以及銷售是當下衣柜企業必須要適應市場需求的轉變。
的確,業內人士認為,21世紀是新科技的時代,新科技是現代企業征戰市場的武器。作為家庭必備的一員,衣柜企業必須要磨礪好武器,用好互聯網,將互聯網的便捷快速等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而為企業贏得更多的消費者甚至更大的市場份額。
與單純地發展互聯網不同,“互聯網+”強調互聯網對創新活動的支持以及對傳統產業的再造和升級。單純地發展互聯網,其作用只會限制在傳播和流通領域,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它僅僅是對傳統傳媒業以及批發、零售業的替代。但是,這不足以讓互聯網成為下一波技術革命的領頭羊。縱觀世界歷次技術革命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它們都產生了改變所有經濟領域的新技術。
十九世紀初,蒸汽機的應用標志著工業革命走向成熟,它不僅改變了人們出行的方式,而且也改變了工廠的生產方式;十九世紀末,電的應用不僅是人類科學和技術相結合的開端,而且更為人類帶來了全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計算機的發明以及緊隨其后的微電子的興起,全面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大大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互聯網是電子革命的延續,要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必須讓它深入各行各業,全面提升企業的生產能力,為社會創造新的價值,這是“互聯網+”的精髓所在。
中小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借勢。當前,首要考慮的是該不該借勢互聯網,其次是什么時候借勢互聯網,再者才是怎么展開網絡營銷。
現實中,很多傳統企業老板不重視網絡營銷,認為互聯網只是一個娛樂平臺,是一些)f<若訥阮的年擇人玩的東西,根本不可能用來賣貨。但是隨著“七格格”“御汩坊”等一批淘品牌的出現,互聯網儼然已經成為重要的營銷渠道。2006 年,馬云建議企業在淘寶網上開店,很多企業不重視。2009 年,我建議朋友到天貓商城(中國線上購物的地標網站,亞洲最大的綜合性購物平臺,2000品類,70000個品牌,100%正品保障,全新一站式購物體驗)開店,很多朋友也不重視,現在這種機會已經很少了。因為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
現在,很多中小企業在學海爾、學聯想,想成為海爾、聯想那樣的著名企業。雖然它們在學海爾、聯想的營銷策略和銷售方法,但卻很難成為第二個海爾,第二個聯想。原因何在?核心原因是大環境變了。現在,市場已經越來越成熟,已不同于改革開放初期的市場空白期了。可見,時機非常重要,可遇而不可求。
現在,很多人網絡營銷也好、網上購物也好,都在使用一些大平臺,如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很多企業老板在問:“這些互聯網大佬太賺錢了,我能不能再建第二個阿里巴巴、第二個百度、第二個騰訊?”我的回答是:你想都不要去想。不是技術達不到,也許技術很容易就能學到。關鍵是這些大平臺成長的時機和環境己不復存在了。
為了抗衡微信,2013 年,阿里巴巴投巨資推出了一款移動互聯網產品——來往。網易則推出了類似的產品——易信。他們發現微信如日中天,用戶與日俱增,于是就把自己設計的產品也推上市場,打算分一杯羹,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然而,阿里巴巴和網易推出的產品都沒有成功。
為什么呢?因為微信源于騰訊QQ。在我看來,微信如日中天的原因是它有QQ這個好“母親”或者好“父親”。阿里巴巴的“來往”,網易的“易信”,相比騰訊QQ,沒有那么大的用戶量,而且大家已經習慣了用QQ和微信聊天,阿里巴巴、網易想短時間改變幾億人的習慣,談何容易?這不是花錢多就能解決的問題。
想要另建一個大平臺與現在的大平臺對抗成功的概率不是沒有,但很渺茫。中小企業唯一能做的就是借助已經成熟的大平臺發展對自己企業有利的方面,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網絡營銷一定要懂得借力,借助大平臺的力量是做好網絡營銷的,一個重要途徑。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怎么能在嘗試中找到網絡營銷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