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機會窗口是如此重要,它像一劑無形的藥引子,引導著企業或者人生,走向成功抑或失敗。
中小企業在傳統市場的競爭中,一直處于弱者的地位。面對互聯網營銷缺少資源的中小企業有沒有機會?機會在哪里?困難在哪里?中小企業要如何高效地從事網絡營銷?如何去抓住自己進入網絡市場的時間機會窗口?來自牧羊人深圳網站建設公司小編分享:
一、增長勢頭依然強勁
2016年,互聯網百強企業的互聯網業務收入總規模達到1.07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同比增長46.8%,帶動信息消費增長8.73%。
有72家企業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速超過20%,其中有31家企業實現了100%以上的超高速增長,領軍企業強者更強。互聯網百強企業2016年營業利潤總額為1362.86億元,平均營業利潤率達到9.44%。
79家企業實現盈利,盈利企業的利潤總額為1569.59億元,平均營業利潤率高達21.51%,11家企業的營業利潤率超過了40%。“兩超”格局愈發凸顯,騰訊和阿里巴巴的互聯網業務收入達到2958億元,利潤達到997.52億元,分別占百強互聯網業務總收入的28%和營業利潤73.2%;前五名的互聯網業務收入占百強總互聯網業務收入的一半以上,前五十名占到95%。
第一是云服務。騰訊云有很強的技術實力,但過去只服務于公司內部的業務和系統,并沒有開放出來。騰訊在今年會徹底開放云能力,同時把它商業化,包裝成優質的產品,提供給社會、政府和合作伙伴。
第二是地理位置信息(LBS)領域。騰訊地圖的數據、以及合作伙伴滴滴的出行和交通數據、京東每天數百萬單的送貨和物流信息、美團和58遍布全國數十萬商家位置和外賣服務數據,這些都可以共建、共享、共用LBS的基礎設施。
第三是安全。五年多來,騰訊在安全領域不惜代價長期投入。進入移動互聯時代,騰訊在手機端的安全領域得到了業界的認可。蘋果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對騰訊手機管家的騷擾攔截模塊進行了官方唯一推薦。這是對騰訊安全團隊和中國開發者的一個極大認同。
第四是支付。騰訊在支付方面,目前已經與各行各業進行合作,譬如現在很多城市的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交水電煤氣費,現在還可以掛號等。
從1995 年到 2011 年,中國的互聯網經歷了足足15 年的發展歷程。在這1 5 年中,互聯網究竟發生了怎樣深刻的變化呢?
網絡飛速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大眾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網絡購物的習慣。網民習慣的變化,迫使企業不得不面對變化。圍繞著網絡,究競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東西又沒有改變呢?今天還有很多企業沒有很好的利用網絡,這和企業的領導不理解網絡、不了解網絡的本質有很大的關系。可以肯定的說,不理解網絡,就無法用好網絡。不了解事物的本質,就無法產生質的突破。,中國網民在2006 年之后,開始從平緩增長到直線增長。到 2012 年底,網民人數達到5.64億人,占中國人口總數的40.2%。這個數字是美國(3.15億人)、日本(1.27億人)的網民人口總和。除了網民總數以外,網民的質量才是關鍵。
一個市場有沒有價值,關鍵是看這個市場上有沒有人,這些人的年齡結構如何,他們有沒有消費能力。如果網民以20歲以下的孩子為主,除了游戲、娛樂應用以外,能夠產生的經濟價值非常有限。這是中國網絡市場在2008 年以前的狀態。
經過幾年的發展,到 2012 年年末,中國的網民質量發生了重要的變化。下圖同樣來自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第31次的報告,在現有的5.64億網民中,10歲以下的網民不到總數的2%,60歲以上的網民差不多占2%,也就是96%的網民來自年齡10-59歲的人群。市場上的商業價值,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這些人有錢花,第二這些人敢花錢。
很明顯,20歲以下的人群,還沒有收入,沒有自主消費的實力,想花錢但沒有錢花;50歲以上的人群有錢花,但因為考慮老年生活的安排,卻不敢去花。
所以,市場上,有錢花敢花錢的人群處于20歲到 50歲之間。,中國網民比例占到68%。尤其重要的是,從201年到 2012 年,中國網民結構中,20歲到 50歲之間的網民數量不而20歲以下網民的比例正在逐步減少。
其實,從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數字來看,截至2012 年 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2-42億人,網絡購物使用率提升至42-9%。2012 年網購用戶增長率高出去年同期4個百分點。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3 年 3月20日發布的《2012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2 年中國電子商務成交規模達到7.85萬億元,其中網絡購物規模1 3205億元。
網絡購物,也就是在網上直接下單、直接結算的交易,這種交易中,B2C占據了絕大部分,類似于淘寶、京東、凡客、當當等網絡平臺的業務。2012 年,網絡購物的交易額為13205億元,僅僅占到了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的16.8%,顯然,電子商務中,絕大部分交易都不是在網上直接下單的交易,原材料、半成品、大宗交易、工程服務、商業服務業等,才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部分,也是電子商務的巨大空間所在。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網絡營銷缺乏落地系統